废太子的革新志第12章

小说:废太子的革新志作者:辉煌灿灿更新时间:2025-06-11 20:22:55

辰时三刻,互市坊的铜铃随着第一缕阳光响起。玄乾蹲在铁器摊前,用细炭笔在木板上画着改良织机的图纸——上次白翎部织女提到纺车摇把太矮,他正琢磨着把竖轴加高两寸,换成可调节的榫卯结构。石头抱着新铸的铁犁铧跑来,犁铧边缘还带着淬火后的青黑色:“公子,李二锤说这批铧口能犁开三寸厚的碱土!”

“先给赤狐部送去十副,附带上《耕地图册》。”玄乾指了指旁边的羊皮卷,上面画着“深耕—碎土—布种”三步骤,配着简单的汉蒙双语说明,“告诉他们,播种时行距留五寸,别学以前撒野种。”

远处传来车轮滚动声,三辆载着棉线的牛车驶入坊内,车把式扯着嗓子喊:“宁渊布到货喽!十匹细布换一张好羊皮!”这是格物堂纺织作坊的第一车成品,布料虽不如中原丝绸细腻,却比草原粗毡柔软,还带着淡淡的艾草香——那是织女们在染布时加了防蛀的草药。

乌日娜骑着青骓马过来,马鞍边挂着新制的牛皮水囊,囊身绣着齿轮纹与狼头:“秃鹫部归附的三十骑到了,带着十斤硝石和两匹汗血马。”她忽然指着玄乾手中的图纸,“这织机真能让织女们省力气?”

“何止省力气。”玄乾起身演示,“原先一天纺五斤棉,改了摇把和锭子,能纺八斤。等再加上脚踏板,双手解放了,还能边纺边看顾孩子。”他转头对旁边的织女阿依莎,“明日你随商队去秃鹫部,教她们用新织机,记住先讲‘稳轴’‘匀线’两个诀窍。”

阿依莎攥着木梭点头,手腕上的铁铃铛发出清响——那是玄乾让人给每个织女打的“匠作铃”,既是身份标记,也是互市坊的活招牌。日头升到中天时,互市坊已热闹如集市:草原牧民赶着马群换铁器,宁渊流民背着草药换兽皮,李二锤的铁匠铺前围满了等着打马掌的牧民,火星混着汗味在空气中跳动。

“公子!”负责巡坊的老柱突然跑来,手里攥着半截断箭,“西市货棚的铁矿被人掺了沙土,这断箭的箭头是生铸铁!”

玄乾接过断箭,指尖划过箭头断面——果然夹着细密的沙粒,是典型的“渗沙铸铁”,陈泰惯用的以次充好手段。他转身走向公平秤,高声道:“各位乡亲看好了,凡经互市坊的货物,若有掺假——”他猛地将断箭砸在铜秤上,箭头应声而碎,“就按规矩,十倍赔货,再挂出‘失信牌’!”

围观牧民轰然叫好,赤狐部头人立刻站出来:“我部落愿作保,若有谁敢在互市坊耍心眼,就是与我赤狐部的马刀过不去!”玄乾点头致谢,目光扫过人群中神色慌张的几个商客——那是陈泰安插的细作,此刻正悄悄往货棚后方退去。

“石头,带玄甲卫守住四门,别让掺假的商客跑了。”玄乾压低声音,“老柱,你去查铁矿来源,记住先看货袋底部的标记——陈泰的人喜欢在袋角缝蓝线。”

午后,掺假商客被押到公平秤前,货袋底部的蓝线清晰可见。玄乾让人当众倒出铁矿,沙土混着碎铁滚了一地:“按互市章程,你们的铁矿充公,再赔给受损失的部落二十车好铁——赔不起?那就留下当铁匠铺的学徒,什么时候学会 honest 做工,什么时候走。”

商客们面如土色,其中一人忽然跪地:“小人只是听东家吩咐,说玄公子断了陈大人的财路,让我们搅乱互市……”话未说完,便被同伴狠狠撞了肩头。玄乾却笑了,从袖中掏出陈泰的密信残片:“陈泰想靠掺假坏规矩?可惜草原人眼里,秤杆比金子重。”

处理完掺假事件,玄乾带着周先生来到互市坊外的试验田。去年撒下的苜蓿已长得齐腰高,叶片肥硕如手掌,老柱正带着牧民翻地,铁犁划过之处,土块里竟钻出新嫩的蚯蚓——这是土壤改良见效的征兆。“公子你看,”老柱抓起一把土,土团里裹着细碎的石膏粉,“按您说的‘苜蓿掩青’法,把草埋进地里,土腥味都淡了!”

“淡了就对了。”玄乾蹲下身,捏碎一块土坷垃,“等苜蓿沤成肥,再种冬小麦,根系能扎进五寸深的土。”他指了指远处的风车——那是用白翎部的木材搭的“翻风晾草架”,苜蓿割下后铺在架上,三天就能晒成干草,比传统晾晒省一半时间。

周先生展开新绘的《农耕要览》,上面贴着晒干的苜蓿叶标本:“老朽按您说的,把‘轮作五法’写成了图话,连不认字的牧民也能看懂。”他忽然指着远处的毡帐,“秃鹫部的头人带着孩子来学种地,说要在营地旁开十亩试验田。”

暮色降临时,互市坊的“失信牌”立了起来,木牌上画着断秤与折刀,旁边刻着掺假商客的部落标记。乌日娜让人在牌前燃起篝火,火光映着她新戴的青铜护心镜——镜面铸着齿轮与麦穗的浮雕,是玄乾送的“商盟守护者”信物。“陈泰的人越闹,各部落越知道互市坊的规矩值钱。”她拍了拍腰间的燧发短铳,“今早我用你改良的短铳打了只黄羊,准头比弓箭还好。”

是夜,玄乾在临时帐幕里整理《商盟日志》,笔尖划过“铁器换粮、布帛换马”的交易清单,忽然听见帐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。石头抱着个布包进来,里面是白翎部织女新做的夹袄,领口和袖口绣着细密的齿轮纹,针脚间还别着朵晒干的苜蓿花:“阿依莎说,这花是从试验田摘的,能带来好收成。”

“替我谢谢她。”玄乾摸着布料上的针脚,忽然想起前世在博物馆看见的古代织机图,此刻却成了草原上实实在在的谋生工具。他转头对石头,“明日你带一队玄甲卫护送商队去赤狐部,顺便把新制的‘诸葛连弩’送给头人——不是让他打仗,是让他护着耕地的百姓。”

“护百姓比护马还重要?”少年不解。

“没百姓种地,哪来的粮食换马?”玄乾笑了,指着帐外的星空,“记住,咱们的玄甲卫不是杀人的刀,是护着百姓弯腰种地、织女安心纺线的盾。”

子时,互市坊的守夜人敲响梆子,铜铃与梆子声在谷中回荡。玄乾吹灭油灯,借着月光看见案头的《匠作手札》——那本被翻得卷边的本子上,新添了“织机改良记”与“耕犁淬火法”,字迹间还沾着淡淡的铁屑和草汁。他知道,陈泰的阴谋不会停止,但当草原牧民学会用公平秤交易,当织女们踩着新织机哼起歌,当铁犁第一次翻出黝黑的沃土,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,终究抵不过明处的烟火气。

夜风推开帐帘,带着苜蓿的清香与铁匠铺的热意涌进来。玄乾望着远处跳动的篝火,听见牧民们用蒙语和汉语混着唱的《互市歌》,忽然觉得胸口发烫——这不是他前世熟悉的任何场景,却比任何实验室或办公室更让他踏实。在这里,每一次挥锤、每一根棉线、每一粒播下的种子,都是在给这片土地扎下文明的根须,哪怕陈泰的爪牙如野草般反复生长,却再也拔不掉这些带着希望的根。

黑暗中,他摸了摸夹袄上的苜蓿花,嘴角扬起笑意。明天,商队会带着新的织机和种子出发,玄甲卫会在草原上踏出更稳的脚印,而他,只需跟着这人间的烟火走下去——毕竟,真正的革新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,而是让每个百姓都能握着自己的秤杆,在土地上秤出实实在在的日子。

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,互市坊的铜铃再次响起。玄乾闭上眼睛,任由晨光漫进帐内,在他身后,《互市章程》的羊皮卷被风吹开,“公平”“信义”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像两颗落在人间的星子,正慢慢照亮这片曾经荒芜的边疆。

上一章|章节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