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太子的革新志第11章

小说:废太子的革新志作者:辉煌灿灿更新时间:2025-06-11 20:22:55

卯时的狼首谷被晨雾笼罩,玄乾踩着露水草甸,用竹尺丈量新立的界桩——木桩上刻着"互市坊界"四字,漆色未干,在晨光中泛着暗红。石头扛着铜铃跑来,铃铛系着各部落的毛色飘带:"公子,白翎部的商队到了,驮着半车铁矿!"

谷口处,乌日娜的毡帐马车缓缓驶入,车辕两侧挂着新制的"玄"字旗,旗面齿轮麦穗纹与白翎部的狼头图腾并列。她翻身下马,腰间别着玄乾送的燧发短铳,皮套上绣着汉草纹:"七个部落的头人已在议事帐等候,秃鹫部残部昨夜派人送了归附信。"

"归附可以,先缴十匹战马当'互市税'。"玄乾指了指谷中央的木台,台上摆着新铸的青铜方秤,"告诉他们,这秤叫'公平秤',十六两为一斤,缺一两砍一刀——不管是草原马还是中原布,都按这个数来。"

议事帐内,各部落头人围坐羊皮毯,盯着铜秤交头接耳。玄乾让人抬来纺车与马镫,当场演示:白翎部织女踩动纺车,棉线如丝垂下;李二锤用宁渊钢打制的马镫敲了敲铜秤,发出清亮的回响。"十匹良马换一台纺车,车轴能转三年。"他敲了敲秤杆,"若有部落敢在马料里掺沙,下次交易就按八成算——规矩不是我定的,是这秤定的。"

正午时分,第一笔交易达成:赤狐部用二十车铁矿换了五台纺车和十坛清露酒。头人摸着纺车的木轴,忽然问:"这东西坏了怎么办?"

"格物堂派工匠跟商队回去,教你们修。"玄乾指了指混在商队里的少年学徒,"他们身上带着《匠作手札》,画着零件图——学会了,你们自己也能修。"

日头偏西时,互市坊的货棚已搭起二十座,铁器、布帛、酒坛、种子分门别类。玄乾蹲在农具摊前,给前来换种子的牧民演示改良的铁犁:"犁头加了钢刃,翻碱地不卡土,一亩地省半头牛力。"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铜铃急响——那是设在谷口的示警铃。

"有商队闯界!"石头握着短铳跑来,"旗号上没见过的标记,赶车的人蒙着脸!"

玄乾站起身,摸了摸腰间的燧发枪——这次枪托裹了三层毛毡,扳机处加了防滑刻纹。他示意玄甲卫列阵,自己则走向谷口,只见三十辆篷车停在界桩外,车夫们袖中露出半截刀柄——正是陈泰惯用的"暗卫"装束。

"此处是草原商盟互市坊,擅闯者缴械。"玄乾按住枪柄,目光扫过篷车缝隙里露出的麻袋——袋角绣着细窄的"陈"字,比上次的标记小了一半。

为首的车夫忽然扯下蒙脸布,竟是陈泰府中的管家陈福:"玄公子别来无恙,我家主人托我送些'见面礼'。"他挥手,车夫们掀开篷车,里面装的不是货物,而是裹着油布的柴草——显然想故技重施,纵火焚市。

"可惜你家主人忘了,草原上风大,火油罐子比柴草好用。"玄乾打了个手势,藏在货棚后的白翎部骑士推出十架"火龙车"——那是用陶罐装火油、木弩发射的改良火器,曾在夜战中烧退秃鹫部。

陈福脸色大变,忽然从怀中掏出短刀扑来。玄乾侧身避开,燧发枪托重重砸在对方手腕上,短刀落地时,一张密信从袖中滑落,上面写着"月黑风高,焚市劫粮"。

"把人扣下,柴草全搬到高炉当燃料。"玄乾捡起密信,对乌日娜说,"劳烦公主派人把这信送到各部落头人手中——陈泰想烧互市坊,就是断草原的活路。"

是夜,互市坊燃起篝火,各部落头人围坐火旁,听陈福的随从指认密信笔迹。乌日娜将信掷在火中,火星溅在她腕间的铁护腕上:"陈泰以为草原人只会劫掠,却不知咱们现在知道了——通商比抢粮更稳当。"

玄乾趁机举起青铜方秤:"这秤能称铁,也能称人心。陈泰的刀是弯的,咱们的规矩是直的——谁坏规矩,就用这秤杆敲断他的刀。"

头人们轰然应和,赤狐部头人忽然起身,解下腰间的兽皮袋:"我部落愿送十斤硝石当'盟誓礼'——听说你们的'震天雷'缺这东西。"

"硝石换种子。"玄乾指了指身后的粮车,"今年宁渊县试种的冬小麦成了,亩产两石五斗——你们拿硝石、铁矿来换,我教你们翻地、施肥。"

子时,玄乾在互市坊的临时帐幕里写下日志:"互市初开,陈泰暗袭未遂,反助立威。火龙车震慑宵小,公平秤定规矩。各部落献硝石、铁矿,换小麦种与纺车。明日起,派格物堂学徒随商队入草原,教耕织、传匠艺。陈泰之谋,终敌不过'利'字当头,民心所向。"

烛光下,他望着帐外的篝火,火光映着商盟的旗号随风舞动。远处传来铁匠铺的叮当声——李二锤正在连夜打制"商盟令牌",牌面刻着齿轮、麦穗与狼头,象征农耕、匠作与草原铁骑的盟约。忽然想起白天赤狐部头人说的话:"以前觉得汉人规矩多,现在才知道,好规矩能让马吃饱,人穿暖。"

帐外传来脚步声,石头抱着新制的牛皮箭囊进来:"公子,白翎部的织女们织了新布,说要给您做件夹袄,绣上齿轮纹......"

"替我谢谢她们。"玄乾摸了摸箭囊上的针脚,粗粝却整齐,"告诉她们,等互市坊赚了钱,给每个织女发一副铁顶针——铁做的顶针,比骨头的耐用十倍。"

少年笑着跑开,帐外的篝火噼啪作响,火星升向夜空,与北极星交相辉映。玄乾吹灭烛火,任由月光漫进帐内,照亮案头的《互市章程》——那是周先生用汉蒙双语抄写的,开头第一句写着:"凡入商盟者,皆以公平为秤,以信誉为辕,缺一不可行。"

黑暗中,互市坊的铜铃偶尔响起,那是巡夜的玄甲卫在换岗。玄乾闭上眼睛,脑海中浮现出白天的场景:牧民们推着装满铁矿的车进入货棚,织女们手把手教草原女子纺线,铁匠铺的学徒们蹲在地上画犁具图纸......这些画面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绢画,虽不华丽,却充满了热气腾腾的生机。

他知道,陈泰不会就此罢手,或许下一次阴谋会藏在更隐蔽的角落,比如商队的货物里,或是部落的使者中。但此刻,当公平秤的铜铃在草原上响起,当格物堂的学徒们带着种子和技艺走进毡帐,他忽然明白,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刀剑,而是来自让所有人都能活得更好的希望。

夜风掀起帐帘一角,带来远处高炉的热浪——那里正在锻造新的马镫,为即将加入商盟的部落准备。玄乾翻了个身,嘴角微微上扬——明天,互市坊会迎来更多的商队,格物堂的马车会驶向更远的草原,而他,只需握紧手中的秤杆,让文明的星火,顺着商路,慢慢燎原。

上一章|章节目录|下一章